钙钛矿电池户外性能衰退研究:太阳光激发的户外PL与隐含开路电压iVOC成像技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实验室效率已超26%,但大面积组件效率保持与户外长期稳定性制约其应用。本研究开发基于日光激发的户外光致发光(PL)与隐含开路电压(iVOC)成像技术,首次实现钙钛矿电池及组件的定量iVOC空间映射。美能钙钛矿在线PL测试机的PL高精度成像功能可清晰识别电子缺陷分布,并通过优化带通滤波器提升信噪比,并利用单BPF校准法突破样品光学属性限制,实现iVOC成像误差<5%,为钙钛矿电池户外性能退化机制研究提供新工具。
PL信号提取
户外PL成像中,相机检测信号Idet包含环境光Iamb与PL信号IPL,且 Iamb≫IPL。
研究通过采集电池开路(OC)和短路(SC)状态下的 PL 图像,信号差异提取有效PL:
原理:OC状态下Vi最大→PL最强;SC状态下Vi≈0→PL≈0,而环境光分量Iamb恒定可抵消。
光学滤波优化
光学滤波优化
光学滤波选择
信噪比(SNR)受环境光散粒噪声主导。模拟表明:对带隙1.55 eV钙钛矿电池,760 nm中心波长的10 nm带宽BPF因AM1.5G光谱吸收谷,可使SNR最大化。实验采用该参数,PL图像分辨率接近室内水平。
钙钛矿微型组件的户外PL成像
钙钛矿微型组件的户外PL成像(A,C)室内与(B,D)户外PL图像对比
对比室内/户外PL图像:
户外图像成功识别局部降解区(如活性层缺陷、非辐射复合增强区域),与室内结果高度一致。
分辨率差异源于户外SNR较低(环境光散粒噪声限制)。
钙钛矿微型组件退化户外PL成像(A)老化前、(B)老化2个月后的PL图像,(C)PL强度下降幅度图
对同一组件进行2个月户外PL追踪:
效率从10.3%降至1.7%,PL强度显著衰减。
空间非均匀衰减:局部区域Vi下降更剧烈,暗示接触层电阻增大或电荷收集损失。
PL图像可关联填充因子衰减(通过分流电阻空间分布)与短路电流损失(活性层退化)。
iVOC成像方法
PSC的户外iVoc成像:(A)校准用参考PSC的PL图像,(B,C)两个待测PSC的PL图像,(D,E)对应的iVoc图像
传统校准需样品与参比电池光学属性一致。本研究采用单BPF简化校准法,选用 750 nm 中心波长、10 nm 带宽的 BPF,仅探测 PL 光谱的高能尾区域 —— 该区域 PL 强度对光学特性不敏感,可忽略校准电池与测试电池的光学差异,使 iVOC 误差控制在 5 mV 以内。
钙钛矿微型组件的户外iVoc成像:(A)PL图像,(B)iVoc图像
首次在户外获得钙钛矿微型组件iVOC图像,模块级iVOC(3.5±0.5 V)与实测Voc(3.48±0.05 V)吻合。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太阳光作为唯一激发源捕获PSC和钙钛矿组件室外PL图像的新方法。该方法已被证明能够产生高质量的图像,揭示有关PSC质量均匀性和各种电子缺陷存在的空间信息,这一点已通过使用室内实验室PL成像系统获取的PL图像得到证实。除了定性的PL信息外,我们还证明了单BPF方法可用于将PL信号校准为iVOC图像。这些iVOC分布图可以与器件的整体性能相关联,并提供关于不同缺陷严重程度的空间分辨信息。
联系电话:400 008 6690
在线PL缺陷检测通过非接触、高精度、实时反馈等特性,系统性解决了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速度、良率、成本、工艺优化与稳定性等核心痛点,并且结合AI深度学习,实现全自动缺陷识别与工艺反馈。
PL高精度成像:采用线扫激光,成像精度<50um/pix,(成像精度可定制)
高速在线PL检测缺陷:检测速度 ≤ 2s,漏检率 < 0.1%;误判率 < 0.3%
AI缺陷识别分类训练:实现全自动缺陷识别与工艺反馈
美能钙钛矿在线 PL 测试机凭借 PL 高精度成像、高速在线检测及 AI 缺陷识别等优势,在生产环节实现了缺陷的快速识别与工艺反馈,不仅为钙钛矿电池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全方位数据支持,更加速了其产业化落地进程。
原文参考:Outdoor implied open-circuit voltage imaging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sing sunlight exc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