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400-008-6690
销售热线:400-008-6690
光伏电池片测试 光伏电池组件测试 实证基地 电站运维测试 产品中心 新闻与活动

理论效率达28.9%,Poly Finger助力TOPCon电池前侧局部钝化接触优化

TOPCon电池因其高效率和稳定性在全球光伏市场中表现突出。但由于硼扩散、激光损伤和金属-半导体接触,前侧存在显著的复合损失。研究设计了前侧局部多晶硅指状结构,与传统TOPCon和全面积多晶硅钝化电池进行比较。通过模拟,发现抑制前表面场(FSF)和接触区域的复合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策略。美能TLM接触电阻率测试仪,以其快速、灵活、精准的检测能力,为双面TOPCon太阳能电池的接触电阻和钝化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image.png


 

模拟细节与方法材料

模拟软件:对新型多电子选择性接触电池建模,考虑多种复合和迁移率模型,用 FELA 分析功率损失。

实验材料与制备:使用隆基公司生产的 n 型直拉单晶硅电池,经过多步处理,包括清洗、制绒、沉积多晶硅层、掺杂、退火、接触电阻测试等

 



选择性接触与结构分析

 

选择性接触的不同配置的示意图及传统和双面TOPCon电池的结构.png

选择性接触的不同配置的示意图传统和双面TOPCon电池的结构

选择性接触的优化:

通过调整接触电阻率(ρc)表面复合电流密度(J0),可以优化太阳能电池的选择性。

选择性系数(S10)依赖于J0和ρc的对数关系,这影响了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最大效率(ηmax)。

太阳能电池结构的比较:

传统TOPCon电池与双面TOPCon电池相比,后者在减少前侧复合损失方面具有优势。双面TOPCon结构通过优化前侧的多晶硅钝化区域,可以减少光学损失,从而提高电池性能

自由能损失分析:

全面积多晶硅钝化会导致显著的前侧吸收损失,限制了电池的潜在效率。

局部多晶硅钝化结构可以显著减少前侧吸收损失,从而提高电池的潜在效率至26.42%。

 

 



局部多晶硅指状结构影响

 

电气特性和前侧多晶硅指状结构(poly finger width)的变化关系.png

电气特性和前侧多晶硅指状结构(poly finger width)的变化关系

电池效率的峰值集中在多晶硅指状结构宽度20-45μm的范围内,当表面复合电流密度(J0)低于8 fA/cm²时,效率超过26.5%。

多晶硅指状结构宽度小于40μm时,FF几乎不受多晶硅钝化的影响。当宽度超过40μm时FF对钝化值J0和多晶硅指状结构的宽度变得敏感

多晶硅指状结构的宽度对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填充因子短路电流密度有显著影响

 

 

电气特性与前侧多晶硅指状结构的接触电阻(ρc)变化的关系.png

电气特性与前侧多晶硅指状结构的接触电阻(ρc)变化的关系

电池的效率强烈依赖于多晶硅/硅氧化物界面的隧穿电阻高效率出现在接触电阻低于2 mΩ cm²的区域。

FF的区域几乎不受多晶硅钝化的影响,但当多晶硅指状结构宽度超过一定值时,FF对接触电阻和多晶硅指状结构的宽度变得敏感。

JscVoc几乎完全依赖于多晶硅指状结构的面积比

因此在设计双面TOPCon太阳能电池时,需要仔细考虑多晶硅指状结构的宽度接触电阻,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这些结构来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背面多晶硅参数影响

 

 

TOPCon电池的前侧多晶硅(poly-Si)与晶硅界面特性分析.png

TOPCon电池的前侧多晶硅(poly-Si)与晶硅界面特性分析

 

通过TLM测量发现,接触电阻受到多晶硅层的掺杂浓度高温扩散过程的影响。高温扩散可能导致更多的针孔形成,这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但同时也可能增加接触电阻。

低掺杂浓度接触电阻范围为1.0 mΩ cm²到1.4 mΩ cm²,而高掺杂浓度的接触电阻范围为0.8 mΩ cm²到1.2 mΩ cm²

通过优化扩散过程和掺杂浓度,可以有效降低接触电阻,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性能。

 

 

 

TOPCon电池背面多晶硅(poly-Si)的优化模拟.png

TOPCon电池背面多晶硅(poly-Si)的优化模拟

随着多晶硅方块电阻和厚度的变化,电池的效率出现在方块电阻低于100 Ω/sq且多晶硅厚度小于30nm的区间

FF随着方块电阻的减小和多晶硅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较薄的多晶硅厚度有助于减少寄生吸收,从而提高Jsc。每增加20nm的多晶硅厚度,太阳能电池的Jsc会减少0.1 mA/cm²

Voc相对稳定,不受方块电阻的影响,这表明通过优化其他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Voc。



优化策略的结果与展望

 

双面TOPCon电池的电性能和光谱响应.png

双面TOPCon电池的电性能和光谱响应

通过去除 FSF(前表面场)以及引入多晶硅指状结构的策略,开路电压 Voc 和填充因子 FF 得到了改善,效率提升到了 26.62%Voc 达到 738.7 mVFF 超过 85.16%

考虑到金属遮光、反射率和多晶硅薄膜的寄生吸收,短路电流密度 Jsc 被优化到了 42.31 mA/cm²

 

双面TOPCon电池的制备和优化策略的展望.png

双面TOPCon电池的制备和优化策略的展望

 

双面TOPCon太阳能电池的优化方案包括:多晶硅指状结构的设计、双面原子层沉积(ALD)以及 LECO 工艺等。这些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电池的钝化和接触性能,有可能在大尺寸电池上实现接近27%的高效率。

通过综合考虑结构设计工艺优化,可以显著提高TOPCon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并为未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局部多晶硅指状结构的钝化和电流优势弥补了FF不足,优化接触性能可使效率超26.5%。多晶硅寄生吸收受限下,局部选择性接触对电池性能影响大。优化前后多晶硅参数后,模拟效率达26.62%,双面TOPCon理论效率达 28.9%


 

美能TLM接触电阻测试仪

image.png

联系电话:400 008 6690

美能TLM接触电阻测试仪所具备接触电阻率测试功能,可实现快速、灵活、精准检测。

√ 静态测试重复性≤1%动态测试重复性≤3%

√ 线电阻测量精度可达5%或0.1Ω/cm

√ 接触电阻率测试与线电阻测试随意切换

√ 定制多种探测头进行测量和分析

 

美能TLM接触电阻率测试仪,以其快速、灵活、精准的检测能力,为双面TOPCon太阳能电池的接触电阻和钝化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测试设备的不断升级,双面TOPCon电池将在未来光伏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原文出处:Optimizing strategy of bifacial TOPCon solar cells with front-side local passivation contact reali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希望了解更多? 请联系我们

要获取有关这些故事或美能集团的详细信息,请与我们联系。

请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

业务咨询

快速交付与全面支持

通过现场操作指导和售后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生产线运行的全程支持

企业介绍 招贤纳士 隐私声明 条款

苏ICP备2020061695号-5 版权所有 © 2022 苏州上器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名字 *

公司

职称

电子邮件 *

电话号码 *

城市 *

国家

请选择产品

我有兴趣接受有关以下内容的信息 *

我的留言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