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400-008-6690
销售热线:400-008-6690
光伏电池片测试 光伏电池组件测试 实证基地 电站运维测试 产品中心 新闻与活动

意大利Casaccia 研究中心&罗马理工学院Joule发布:机械堆叠结构的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超26%

市场领先的晶硅光伏技术成本降低但效率接近理论极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成为研究热点,机械堆叠结构作为一种简单的和电池制备工艺兼容的方案,是叠层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新选择。通过钙钛矿吸收体并达到ITO界面的光的总平均反射率与ITO厚度的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光的反射率来确定 ITO 的最佳厚度。美能分光光度计在光伏领域中主要用来测ITO薄膜的反射率和透过率,全设备采用独特的双光束光学设计测试范围广、精度高、稳定性好

美能分光光度计.png

 



机械堆叠的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机械堆叠的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结构.png

机械堆叠的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可以直观地看到这种机械堆叠设计的优势。这种设计可以利用金属化和双面纹理的 Si HJT 底电池,有助于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学优化与表征

在钙钛矿顶电池的孔选择层/背接触处,通过工程化结构来最小化光学损失。这是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实现的,目的是减少光在电池内部的反射和吸收,从而提高光的透过率和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学优化与表征.png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学优化与表征

不同空穴选择层材料上ITO厚度对光反射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光的反射率来确定 ITO 的最佳厚度

对于 PTAA,当ITO厚度约为80nm时,总平均反射率最小为 16.4%;对于spiro - OMeTAD,反射率随ITO厚度增加。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优化后的基于 spiro - OMeTAD 和 PTAA 的钙钛矿子电池的光学透过率,比较两种材料作为空穴选择层时对光透过率的影响。

使用 PTAA 作为空穴选择层时,在红色和近红外光波长范围(800 - 1200nm)内,子电池的透光率显著高于使用 spiro - OMeTAD 时的透光率,平均高出 10.7%。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层厚,研究人员能够减少光学损失,提高光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ITO(氧化铟锡)对电极的厚度进行了优化,以减少在近红外(NIR)范围(800-1200nm波长)的寄生光学损失。这是通过在空穴选择材料和ITO界面上发生的光反射造成的。通过X射线定向程序行光学模拟,确定了ITO的最佳厚度,以减少光学损失并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钙钛矿顶电池性能的分析

钙钛矿顶电池的性能.png

钙钛矿顶电池的性能

未添加石墨烯时,由于 ITO 对电极缺乏金属对电极的背反射,导致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下降,进而影响电池效率。

掺杂石墨烯后,电池的 J - V 特性得到改善。Voc和 FF 增加,而Jsc不变,从而使电池效率从 11.3% 提升到 12.6%,体现了石墨烯掺杂对电池性能的积极影响。

 



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机械堆叠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性能.png

机械堆叠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从图J-V特性中看出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超过25%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这表明了其作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潜力。量子效率(EQE)光谱和电流匹配分析显示,钙钛矿顶电池和硅底电池之间的电流匹配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满足,这是实现高效率串联电池的关键因素。

通过优化ITO对电极的厚度和沉积条件,减少了寄生光学损失,提高了电池的光学透过率电学性能

 



为了在叠层太阳能电池中实现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取了多种优化措施。通过确定 ITO 对电极的理想厚度来减少 PTAA/ITO 界面的反射光学损失,优化光学设计,这一措施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光学透过率,增强了光的利用效率。

 



美能分光光度计

美能分光光度计.png 

联系电话:400 008 6690

美能分光光度计在光伏领域中主要用来测ITO薄膜的反射率和透过率,全设备采用独特的双光束光学设计,可以完美地校正不同样品基质的吸光度变化,测试范围广、精度高、稳定性好

n采用双光源双检测器设计,波长范围190-2800nm

n双光栅光学结构,有效降低杂散光

n积分球直径可达100mm,涂层在可见区的反射率优于99%

 



光学优化在提升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以实现更高效的光伏技术。美能分光光度计能够提供精确的光吸收和透射率数据,这对于评估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光学性能至关重要。

 

原文出处: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0.01.015,Mechanically Stacked, Two-Terminal Graphene-Based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 with Efficiency over 26% 


希望了解更多? 请联系我们

要获取有关这些故事或美能集团的详细信息,请与我们联系。

请联系我们

相关产品

业务咨询

快速交付与全面支持

通过现场操作指导和售后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生产线运行的全程支持

企业介绍 招贤纳士 隐私声明 条款

苏ICP备2020061695号-5 版权所有 © 2022 苏州上器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名字 *

公司

职称

电子邮件 *

电话号码 *

城市 *

国家

请选择产品

我有兴趣接受有关以下内容的信息 *

我的留言

提交